啤酒、撸串、夜店,这些城市到晚上居然会出现"另一张脸"
长夜将至,我从今开始守望,至死方休。
《冰与火之歌》里驻守北境长城的守夜人的誓言犹在耳边。让维斯特洛陷入恐惧的夜王,在HBO的电视剧里跑了整整八季,被二丫一匕首就杀死了。
而平行世界的另一端,一场“夜王”宝座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。
不过想做现实版的“夜王”,得比君临的老爷们还会开趴体,比多恩的贵族还会享受生活。这是一场城市之间夜间经济的竞争:哪座城市的夜晚最活色生香,他就可以成为地球村里最靓的仔。
本月8日,上海集中发布了首批夜游推荐名单。而2天前,深圳夜游经济特色商业示范街在罗湖东门商业步行街开幕。近期,北京、广州、成都也相继加入这场夜王争霸战。国内诸多城市都纷纷将目光投向夜间经济,“夜王”宝座的吸引力,一点都不比“铁王座”弱。
别笑,看哪里晚上更亮还真是靠谱的经济研究方法
2017年的4月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张“全球夜景图”,他们复合了2016年间全球各地夜晚灯光情况,一般人也能凭借常识看到地球上哪儿的夜晚更热闹些。事实上,美国的经济研究者也发现,用夜间灯光数据来进行经济发展水平测评还真是靠谱的。“灯光亮度”的“普查”不仅可以辅助复核政府的GDP统计数据,帮助经济学家修正经济指标的误差;使用结合夜间灯光亮度数据和GDP的指标,还能够更好反映宏观经济趋势与经济发展的质量。
夜间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,还真是当下反映经济发展潜力与质量的重要窗口。
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。农业社会讲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工业社会强调“朝九晚五”或者“三班倒”的劳动纪律,但在全球化的信息社会,“工作时间”已经越来越模糊。更多人开始当夜猫子,这其实是经济基础变化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。
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加强城市夜间经济促进与管理的重要性。2012年,荷兰阿姆斯特丹就选出了首个“夜间市长”米里克·米兰(Mirik Milan),在接任这一正式职务前,她曾当过夜店的宣传员,出任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后,米兰打造出全新的阿姆斯特丹夜生活模式,更加强安全、环保等方面的管理,让阿姆斯特丹的夜晚更加安全。
根据《卫报》的报导,现在,光阿姆斯特丹的舞厅产业每年产值就高达6亿欧元(折台币约218亿元),创造了13000个工作机会,梳理好夜间经济,她这个“夜间市长”可不比“日间市长”责任轻一丝一毫。
现在,伦敦、纽约等国际一流都会也推出了类似“夜间市长”的职位。去年,我国台湾地区地方选举,竞逐台北市长职位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锡锟还主打出“提升台北夜经济”口号。在伦敦,人们还“尊称”首任夜间市长艾米·拉梅为“夜间沙皇”(Night Czar)。《国际财经时报》英国版援引独立机构“伦敦发展”的报告则称,伦敦“夜间经济”每年将创造300亿英镑的收益,说她是“沙皇”,也并非言过其实。
夜间经济能够有效拉动消费内需,也能让城市生活更加幸福,尤其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心。广播界有句经验之谈:“理性的白天,感性的晚间。”深夜节目主播,往往都是能谈心的知心姐姐,这样的经验,确实反映了一定社会心理学的现象。为啥《深夜食堂》让人觉得比白天食堂更温馨,又有什么比半夜“撸串喝酒”更让旁人“羡慕嫉妒恨”?城市的夜晚更加丰富多彩,的确能让人幸福感多那么一些。
聚焦现代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继续刺激消费同时创造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,对于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,都是现阶段的重大任务。开发夜间经济,正好能够服务于这两项工作。
7/24小时运行顺畅的城市更高效
发展夜间经济,不只是让夜生活更丰富那么简单。
夜间经济能够摊薄城市的租金,一些商业地产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,提高了租用土地的利用率,可以实现一天内多次“华丽转身”。租金下降,夜间市场的竞争也相对较小,夜间经济给予创业孵化、创新孵化更大空间。
被摊薄的不仅是经营者的成本,城市市政的成本也会随着夜间经济走入正轨而得到分摊。
比如,传统而言,夜间是用电低峰,但对于电网而言,夜间少发电,要付出降低发电效率的巨大代价,因此,夜间发电量不可能大量减少。不少城市实行“峰谷电价”时,夜间电价往往只有白天的一半,就是希望平衡昼夜,实在用不掉的电,也会采取“抽水蓄能”的方式消耗。但如果夜间有更多商铺和企业继续照常运作,市政用电需求昼夜不平衡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解决,能源利用率可以进一步提升。
又如,大城市的“拥堵症”也能随着夜间经济上路得到缓解,城市道路的利用率也能大大提高。与其应付上班高峰期,不如根本上消灭上班高峰期。如果夜间经济规模化发展,夜间上班并不会造成太多不便,公司运营的成本也会降低,更多人晚上上班成为现实。比如,伦敦的实践证明,晚上提供更多公交资源并不是浪费公帑,通宵地铁计划能够为伦敦经济每年带来7700万英镑的预期收益。
夜间经济,不光是在创造夜晚的财富,更能分摊社会运行的成本,创造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,让城市全天候顺畅运营,能够创造巨大的加成效益。
夜太美 但不再太危险
“夜太美,尽管太危险。”萧敬腾在《王妃》中唱到。
发展并规范夜间经济运行,在让城市经济更有活力的同时,也将改变“黑夜危险”的成见。
曾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的路易斯·布兰代斯说过一句名言: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,路灯是最好的警察。” 不少游客在我国港澳台地区都有这样的感受,到了半夜,街上的24小时便利店、快餐店灯火通明,店员照常工作,巡逻警察“见警率”比白天还高,总给人一种“安心感”。走在灯火通明,人来人往的夜间街道,总比“无人的街”让人心安。
发生在夜晚的经济活动过去不是没有,尤其在我国华南地区,夜市、排挡等传统夜间经济模式已经有很长一段发展历史。但这并不是真正的“夜间经济”,因为没有走上正轨成为真正发挥社会价值的规模化经济。
发展夜间经济,必须加强规划,政府也要储备和提升相应管理能力。城市能不能成为“夜王”,夜间经济开发得好不好,考验的是政府治理能力。
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,到了夜间,也不能休息。之所以要凸显“夜间”二字,说明夜间经济的规律与白天不尽相同,政府也要照顾到夜间公共需求的变化,提供适应夜间的公共服务模式。英国伦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“夜间市长”上台后,都把完善夜间治安力量配备与严格管控夜间噪音,作为最主要的两项工作内容。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,要形成布局合理的夜间经济格局,并加强管理规范,防止夜间经济成为扰民经济。
繁荣夜间经济尤赖政府精细化运作。伦敦夜间经济管理的一个经验就是,政府要积极推动发展与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管理。2016年年初,伦敦成立了由各种政策专家和行业领袖组成的夜间工作委员会,帮助市长拟定24小时夜间经济发展的目标,并通过与场地经营者、酒吧和餐馆工作人员、夜间消费者、消防队员和夜间通勤者对话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,平衡相关群体的利益诉求。长期以来,人类与城市习惯了在黑夜“沉睡”,现在,我们要开辟人类文明活动的新舞台,舞台的规则如何订立,需要人们发挥现代治理智慧。
开发夜间经济,是城市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,不光是经济腾飞的一个潜在推动器,更提供了治理能力提升的窗口期。
越夜越美丽,让我们张开臂膀,迎接守夜人的狂欢。